通知公告
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我国区域远程会诊服务平台构建研究

来源:区域治理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04 11:5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随着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变化,我国居民医疗服务需求逐年增加。相较于城市,基层和偏远地区的居民更加需要便利的医疗服务和优质的医疗资源。[1] 网络通信技术迅速发展催生了远

随着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变化,我国居民医疗服务需求逐年增加。相较于城市,基层和偏远地区的居民更加需要便利的医疗服务和优质的医疗资源。[1]

网络通信技术迅速发展催生了远程会诊(remote consultation)。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心理研究所1964年开展了最早的远程会诊[2],佐治亚州有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远程会诊中心[3],西班牙等国家开发了横跨欧洲的远程图像传输平台[4]。远程会诊能够促进优质医疗资源覆盖到更广阔的地区,因此在我国发展远程会诊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为推进远程会诊更好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如国务院办公厅于2018年4月28日公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中鼓励医疗联合体面向基层提供远程会诊等服务。[5]但是,在远程会诊服务初始开展阶段,主要由各医疗机构自行建立远程会诊中心,建设成本较高,服务区域有限,管理权限模糊。针对此问题,本文试图构建以区域远程会诊管理中心为中介的更加合理、经济、高效的远程会诊平台,推进优质资源向其他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普及。

1 远程会诊平台建设现状及问题

1.1远程会诊平台建设现状

远程会诊是指借助电脑等设备以及网络通信技术,医患之间、医护人员之间开展异地检查、病例讨论、在线指导的医疗服务模式。[6]远程会诊平台是实现远程会诊的业务系统,主要负责实现远距离的医疗诊断和会诊服务,是具有多主体、多任务、多互动的医疗业务系统。通过远程会诊平台,可以实现医疗机构之间的文本信息、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共享,为基层地区的患者提供远距离的优质医疗服务,使基层医务人员在医疗专家指导下对患者进行护理和治疗。[7]如中日友好医院、解放军总医院[8]、湘雅医院等实力雄厚的医院,纷纷建设了远程会诊平台,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患者提供更加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推动医疗服务模式的创新。

1.2远程会诊平台建设问题

医院建立的远程会诊平台虽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同时又带来新的问题:建设成本较高,谁来提供持续的资金保障?如何实现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换,形成业务协作?收费价格不一致,患者如何付费?

首先,平台中的成本问题。远程会诊平台的搭建,不仅需要前期大量的软硬件投入,更重要的是,后续运营成本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我国大部分医院无力承担高昂的设备购买和运营维护的成本。

其次,数据交换问题。每个医院单独建立的远程会诊平台中存储的会诊数据可能存在数据采集标准不一致、存储类型不一致等情况,造成会诊过程中数据交换受阻,有效信息获取不够准确,病历资料可靠度难以保证。[9]尤其是对于异地会诊,如果不能准确获取患者疾病资料,就会影响会诊效果,浪费会诊双方的时间和精力,造成远程会诊的质量低。另外,各个医院都建立自己的远程会诊数据库,分别存储会诊时本方的会诊数据,这既造成了资金浪费,又破坏了会诊数据的完整性。

最后,服务收费问题。[1]因为在远程会诊服务开展初始阶段,没有从整体上进行统筹规划,服务收费标准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有些医院不额外收取费用,有些医院收取价格不等的服务费。直到近期各地开始规范远程会诊服务,才陆续出台了一些地方性的远程会诊收费标准。目前,收费标准不够细化,尚未根据实际情况形成梯度服务价格。

2 区域远程会诊平台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

2.1区域远程会诊管理中心

区域远程会诊管理中心是对本地区的远程会诊平台的参与主体和信息数据进行管理和监督的业务部门,主要依托区域内医疗专业技术水平最强的三甲医院建立。中心在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专门负责落实本区域的实际会诊业务,对会诊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提供技术保障。如南京市远程医学会诊中心由南京市卫健委和南京鼓楼医院共同出资建立,中心设立在南京鼓楼医院,由南京鼓楼医院统一协调并主持南京市及医联体内医疗机构的具体会诊工作;同时,中心接受南京市卫健委的监督和管理,定期提交会诊情况总结,接受卫健委考核。

由卫生行政部门顶层设计,从整体上统筹建立的区域远程会诊管理中心,和医院单独建立的远程会诊中心相比,具有三点优势:第一,降低建设成本。医院各自建立单独的远程会诊中心,实际上是重复建设,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第二,促进信息互联互通。与传统面对面的会诊模式相比,远程会诊的关键在于信息的互通共享。医院单独建立会诊系统,容易造成医疗机构之间系统、接口、数据格式不匹配的问题。而建立区域远程会诊管理中心,所有会诊数据按照标准格式上传至会诊平台,并由平台发给会诊专家,能够保证会诊信息的准确、快速交换。第三,方便统一管理。医院单独建立本院的远程会诊中心不便于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对卫生行政部门造成较大的工作量,可能会因为疏漏为医疗事故埋下隐患。建立区域远程会诊管理中心,参与会诊的各医疗机构的会诊事务由中心专门负责,实现了统一协调、统一管理、统一价格。

文章来源:《区域治理》 网址: http://www.qyzlzz.cn/qikandaodu/2021/0104/1105.html



上一篇:我国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分工研究
下一篇:区域多层纵向应变预测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价值

区域治理投稿 | 区域治理编辑部| 区域治理版面费 | 区域治理论文发表 | 区域治理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区域治理》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