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红色文化影响力提升路径研究以福建省三明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的内核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自信,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的内核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自信,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共同筑成民族独有的精神标识。研究探讨提升区域红色文化影响力路径,能够更好地挖掘区域红色文化的独有特性,激发红色文化的内在动力,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凝聚民心的重要作用,增强区域文化软实力,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对于红色文化的研究自上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就有所涉及,研究从未中断且层见迭出。只是不同时期侧重点不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如,在新中国成立前侧重革命性研究;在改革开放之前侧重阶级性研究;改革开放后不同时期的侧重点也不同,从侧重红色文化的“历史经验和精神”研究(1980—2000)、到侧重红色文化的“艺术性”的研究(2000—2005年)、再到红色文化的“文化性”“经济性”“政治性”的研究(2005至今)。尽管研究多层面,但对红色文化的内涵认识,不同学者或资料给出的解读不同。比如,刘寿礼认为,红色文化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诞生于井冈山和以瑞金为核心的中央苏区“红土地”之上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①;黄光文、朱龙凤认为,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自由与伟大复兴事业的历史过程中的一系列文化现象的综合体②;刘润为认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③;等等。尽管尚无一致认可的内涵界定,但从各位学者给出的界定看其本质内核是一致的,其蕴含的文化内核彰显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品质,印记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不屈奋斗、追求真理的革命实践历史。
三明市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福建37个原中央苏区县,三明12个县(市、区)涵盖其中;三明是中央红军的长征出发地,《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951年版)明确指明三明的宁化县是其中一个出发地;三明是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自1928年到新中国成立,三明人民始终坚持革命斗争,革命红旗一直飘扬;三明是伟人革命的重要实践之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革命先辈都曾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开展过艰辛的革命实践活动,开国十大元帅有八位曾在三明斗争和实践,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红色足迹。目前共发现353处革命遗址,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革命旧址共计188处274个点。有五处红色遗址列入全国百个红色经典景区。另外,还有在革命年代产生的脍炙人口的革命诗歌和文学作品,如毛泽东同志的《如梦令·元旦》《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等。近年来,三明市委市政府在提升本市红色文化影响力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但从总体来看,三明的红色文化影响力与井冈山、延安、古田等资源丰富的红色地区相比仍显不足。因此,笔者意图以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三明为样本,探讨区域红色文化的影响力提升路径,以期更好地推动红色资源丰富的区域用好资源,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一、三明市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现状
(一)主要工作
1.强化顶层设计。重视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工作是三明历届党委、政府的不懈追求。从2007年开始推进“中央苏区县”申报,目前全域均是“中央苏区县”和“中央苏区范围”。2012年在全国率先推进实施“中央红军村”的命名及保护工作,如今全市共有25个“中央红军村”。2019年确立以“风展红旗如画”为品牌,加大红色三明的宣传力度。为打响红色品牌,实现各项工作统筹推进,强化了顶层设计工作。一是成立市中央苏区工作组,统筹各项工作推进。同年5月制定了《中央苏区工作组工作方案》,在市中央苏区工作组的领导下,市、县两级成立苏区工作组(办),负责苏区政策对接、讲好红色三明故事、遗址保护工作。二是科学定位。给予红色三明“一区三地”的科学定位,即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伟人革命的重要实践地。三是主动对接。深入研读中央及省上苏区政策,主动推进政策对接。2019年1至9月,全市共获上级各类转移支付资金140.9亿元,一批支持项目落地。
2.推动建章立制。一是建章立制。2017年出台《三明市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办法》,推动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和管理进入常态化的轨道。二是保护利用。2017年编制出台《三明市革命旧址保护利用规划》,为更好保护革命旧址指明方向;2017年11月市政府公布第一批红色文化遗址名录;2018年设立红色文化专项保护基金400万元。同时,推动革命旧址升格保护,从更高层面整合三明红色文化资源,着力提高三明红色文化的知名度,提升三明红色文化品牌影响力。
文章来源:《区域治理》 网址: http://www.qyzlzz.cn/qikandaodu/2021/0401/1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