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内蒙古以“三治”为核心构建乡村治理体系

来源:区域治理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03 18: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记者从自治区农牧厅获悉,近年来,内蒙古把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加快完善党领导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以“三治”为核心构建乡村治理体系。

记者从自治区农牧厅获悉,近年来,内蒙古把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加快完善党领导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以“三治”为核心构建乡村治理体系。

以自治增活力,提升农牧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农牧民意愿,通过实施嘎查村事务阳光工程,丰富农牧民议事协商形式和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嘎查村民自治机制,引导广大农牧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全区各地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全面推行“三务”公开,91%的嘎查村实现了村务公开常态化,1.1万个嘎查村全部依法选举产生村务监督委员会。拓展村民参与村级公共事务平台,创新协商议事形式和活动载体,60%以上的旗县(市、区)制定了协商目录,普遍开展了协商实践。建成农村牧区社区试点4466个,满足农牧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以法治强保障,着力维护农村牧区和谐稳定。通过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加强平安乡村建设和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把法治作为乡村有效治理的重要保障,把各项涉农涉牧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建立健全农村牧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引导干部群众遵法、学法、守法、用法。全区70个嘎查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02个嘎查村被评为“自治区民主法治示范村”,共建成嘎查村(居)法律服务工作室1.19万个,1.3万多个嘎查村(居)建立了法律顾问制度,建成乡村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长廊等法治宣教基地587个,建设乡村法治宣传栏1.2万多个,为农牧民搭建了广泛的学法平台。抓好嘎查村警务室、草原“110”群防群治工作,推动建立“一村一警”机制,夯实以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为依托的综治工作阵地。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农村牧区非法宗教邪教活动。提升乡村治安防控信息化水平,公共区域和要害部位视频监控实现全覆盖,盟市、旗县(市、区)“雪亮工程”、视联网全覆盖。

以德治扬正气,增强乡村发展软实力。通过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培育文明乡风、扎实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和加强农村牧区文化引领,挖掘乡村道德力量,发挥村规民约、村民道德公约等自律规范作用,增强乡村发展软实力。全区共建设1112个示范嘎查村,抓好12个国家级、28个自治区级试点旗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19万场次,累计参与志愿者60.3万人次,解决问题8986个,受益群众近342万人次。全区村规民约覆盖率、修订率均达100%,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四会”组织综合组建率达到61.7%,旗县级以上文明嘎查村和苏木乡镇占比达到58.14%。实施“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在边远乡村建成数字加油站1934个,服务面积达60多万平方公里,累计服务农牧民300多万人次。(记者 韩雪茹 实习生 常能嘉)

文章来源:《区域治理》 网址: http://www.qyzlzz.cn/zonghexinwen/2020/0803/493.html



上一篇:东莞将茅洲河治理不断向纵深推进 今年上半年茅
下一篇:小区大量车位仍宁空不租 施策停车难治理还得增

区域治理投稿 | 区域治理编辑部| 区域治理版面费 | 区域治理论文发表 | 区域治理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区域治理》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