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我国沙漠治理已见成效,然而印度早已引用青藏

来源:区域治理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18 06: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沙漠是地球表面最荒凉的地带之一,改造沙漠就是将这种荒凉的地形环境改造成适合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地方,那么依靠现在的技术能完全改造沙漠吗?当然可以! 沙漠地形地貌的气候

沙漠是地球表面最荒凉的地带之一,改造沙漠就是将这种荒凉的地形环境改造成适合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地方,那么依靠现在的技术能完全改造沙漠吗?当然可以!

沙漠地形地貌的气候特征是什么?毫无疑问是干旱,既然是干旱,当然就是缺水了,只要能给沙漠中提供大量的淡水,就很容易将沙漠变成绿洲。

我国西北地区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带之一,所以那里也有很多的沙漠,比如我国最著名的八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柴达木盆地沙漠、库木塔格沙漠,都处于我国西北地区,沙漠和戈壁地形在我国的总面积约128万平方公里,比我国的可耕地面积还大,然而全国荒漠化土地达261万平方公里,占到了我国国土总面积的1/4多,沙化土地则达172万平方公里,都是相当大规模的难以利用的土地,如果将它们都转化成良田或者草原和森林的话,那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无法估量的。

那怎样将沙漠治理成可利用的良田、草原或者森林等呢?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有淡水,只要淡水管够,管教沙漠变化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但是显而易见,沙漠中不可能有足够的水共使用的,不然沙漠也就不必成为沙漠了,其实很多大江大河的河床上都是砂石,挖沙船最喜欢在大河的河床上挖沙,然而大江大河的沿岸大都水草丰美,岸边都是绿油油的森林草原湿地等,却不会成为沙漠,正是因为河流沿岸都不缺水。

所以,要想治理沙漠,无论如何都是离不开水的,不过如果方法得当的话,少量的水也可以治理沙漠,比如我国的毛乌素沙漠、库布齐沙漠都已经基本消失,另外还有塔里木沙漠公路绿化工程、柴达木盆地治沙计划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些治沙行动还都获得了联合国及相关机构的赞扬。

我国在治理毛乌素沙漠的时候,国家和当地统筹水土保持、国土、水利等,形成了国家和地方各类工程多轮驱动促进沙区生态持续改善的良好态势,在治沙的过程中,勤劳的人们使出了很多方法,比如他们以沙柳、柠条等乡土树种为主治理沙地,探索出以平茬利用与复壮更新为核心技术的植被群落稳定性的可持续发展途径,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将荒凉了千年的面积达4.2万平方公里的毛乌素沙漠,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变成了绿洲。

库布齐沙漠的治理方式和毛乌素沙漠类似,当地通过对沙漠的生态修复与治理,依托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发展地方特色生态工程,如今,库布其沙漠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这个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的沙漠也正在变成绿洲。

塔里木沙漠公路绿化工程是为护理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而建设的一条绿化工程,这是一条长436公里、宽约70-80米的绿化带,已在2005年6月建成,公路的两边埋下了输水管道,因此能滋养公路两边防沙治沙的草木植物,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性沙漠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比华北平原的面积还大,而且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绿化治理这样的沙漠是相当困难的,但是塔里木沙漠公路绿化工程提供了很好的治沙范本,说明只要有水,再干旱的沙漠也可以变绿洲。

不仅是我国,很显然印度也深谙引水治沙之道。近日媒体报道印度在防沙治沙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引用来自喜马拉雅山区的水,将西部的一些沙漠变成了良田。

印度的西北地区受温暖暖湿气流影响小,降水不足,因此这里的土地沙漠化程度非常高,如那里的塔尔沙漠的面积接近20万平方公里,印度虽然耕地很多,无奈人口基数庞大,因此也想将沙漠变良田,但是改造沙漠就必须得用水,虽然印度最大的河流恒河流经塔尔沙漠东部,然而印度人却没有就近从恒河里面调水,原来他们打起了喜马拉雅山降水和冰雪融水的主意。

文章来源:《区域治理》 网址: http://www.qyzlzz.cn/zonghexinwen/2020/0918/725.html



上一篇:辽宁省全面启动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明确三年任
下一篇:青龙创新举措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聚合“小平台

区域治理投稿 | 区域治理编辑部| 区域治理版面费 | 区域治理论文发表 | 区域治理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区域治理》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