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广州战法”:建立稳固机制,坚持源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关系到每一位市民的生命健康与安全。 10月14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农业工作委员会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对广州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
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关系到每一位市民的生命健康与安全。
10月14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农业工作委员会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对广州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情况进行集中执法检查,实地检查了广州禺山肉类食品有限公司、番禺西片畜牧兽医站、广州东部固体资源再生中心生物质处理厂、广州瑞鹏宠物医院(中心医院店)等场所,重点检查动物疫病防治情况、重大动物疫情处理情况、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内容。
在执法检查组全体会议上,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马曙介绍,当前,广州坚持“风险管控、预防为主,源头管控、立足基层,联防联控、条块结合,群防群控、共治共享”的方针,全市各级建立起比较稳固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和机制,严格依法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在全市各级动物防疫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有效的动物疫病防控措施下,我市已多年未发生本地源性重大动物疫情。”
基础设施齐备支撑有力
动物防疫监管对象底数清晰
动物疫病防控基础设施是防控措施有效落实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马曙介绍,目前,广州设立有官方兽医实验室5个(其中市级1个、区级4个,均通过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和CMA计量认证,市级实验室还通过CNAS实验室认可),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4个,动物检疫报检点73个,动物防疫物资储备库11个(其中市级1个、区级10个),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点17个(其中包含省级站2个);建有日处理能力40吨大型动物尸骸集中无害化处理设施1座,屠宰和动物卫生监督视频监控系统11套,以及广州智慧畜牧兽医系统、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化平台。建成广东生活环境无害化处理中心升级改造项目,全市医疗废物处理能力达105吨/日及应急处置能力20吨/日。
而按照《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动物疫病防控管理对象主要包括:畜禽养殖单位、野生动物养殖单位、动物屠宰单位、动物隔离单位、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单位、动物诊疗机构、动物集贸市场、动物产品集贸市场、动物运输单位、动物产品运输单位、执业兽医、乡村兽医等13类。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市有畜禽养殖场762个(其中规模场356个)、动物屠宰企业16个(猪10个、牛羊1个、禽5个)、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机构1个、家禽批发交易市场3个、动物诊疗机构414家、注册执业兽医965人、登记乡村兽医32人。
健全应急管理体系
推广从化无疫区经验
“进入秋冬季节,卫生疫病频发。现在虽然我们对动物疫病的处理能力提高了,但是如果出现疫情、超出处理能力,希望能够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的处置能力。”会上,市人大代表、白云区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曹学文提出建议。
如何在突发动物疫病的情况下快速处理,是执法检查组同时也是普罗大众关心的问题。
马曙提到,广州市已构建起以市、区两级应急管理体系为主干的分级响应、部门协同、政业联动、群防群控的全市动物疫病应急管理响应机制。
此外,广州制定了动物疫情应急预案、重大动物疫情值班、重大动物疫情信息报送等制度,组建动物防疫专家技术支持团队、动物疫情应急处置预备队,加强犬伤门诊的设置和管理(大部分全天24小时开诊)及时救治调查犬伤人员,并常年严格实施动物疫情报告24小时值班,做好动物防疫应急物资储备和维护,做好应急运力和应急无害化处理保障,依法依规接收、核查、报告、确认、公布、通报动物疫情,组织开展动物疫情应急处置培训演练。
通过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推动动物疫病净化,是当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国际重点倡导推荐的国际动物疫病防控的通行有效做法。
2009年建成的中国内地第一个获得亚洲多个国家(地区)、欧盟、澳大利亚等国际认可的无疫区——从化无疫区,实现了我国内地无疫区“零”的突破,实现我国内地活马输出到欧盟等地区“零”的突破,其建设模式成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向国际推荐的无疫区建设典范。
马曙表示,从化无疫区在实现动物疫病净化上已经取得良好成效,其动物疫病控制模式可复制、可推广,为内地推进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和无疫区的建设、评估和管理贡献“广州模板”。
依托从化无疫区和动物疫病净化优势,广州发布了《广州市构建穗港赛马产业经济圈的指导意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乡村振兴,着力打造特色国际马业经济圈。同时,在从化等区统筹规划布局发展现代化畜牧业,推动建设18个生猪养殖重点项目,其中包括目前全球单体最大的公猪中心。
文章来源:《区域治理》 网址: http://www.qyzlzz.cn/zonghexinwen/2020/1015/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