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在“城市和区域臭氧污染防治需求交流会”上,

来源:区域治理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19 04: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0月17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旷良义带领市局大气处、市环科院和相关派出机构负责同志赴南京参加“城市和区域臭氧污染防治需求交流会”。会议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10月17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旷良义带领市局大气处、市环科院和相关派出机构负责同志赴南京参加“城市和区域臭氧污染防治需求交流会”。会议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臭氧污染控制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远航、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文清、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严刚等专委会成员以及相关省、市生态环境部门环境空气质量管理人员参加会议。

会上

来自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城市代表围绕城市区域臭氧控制目标设定、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精准减排治理难点以及“十四五”期间政策制定等展开交流讨论。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旷良义在交流中谈到,自2016年来,成都市在臭氧污染防控中,坚持方案制定、监管落实、评估总结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开展夏季臭氧污染攻坚行动,臭氧浓度呈稳中下降态势,并建议下一步国家层面强化“十四五”臭氧污染防控的目标引领,出台引导性的政策和标准,推进经济高效的VOC治理技术改造,为城市臭氧污染防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和牵引动力。

专家表示

近年来我国臭氧污染问题日益凸显,臭氧的形成机制非常复杂,除了太阳辐射、地理地形、气象气候等重要外因,还有前体物排放的重要内因。结合臭氧生成机理,专家建议:“十四五”期间,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方向是PM2.5和臭氧的协同控制,其中前体物减排是关键,各城市应结合本地实际,加大科研能力建设,完善污染源清单,配套制定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臭氧防控和减排策略,落实常态化的管控措施,逐步减轻臭氧污染。

来源:成都生态环境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区域治理》 网址: http://www.qyzlzz.cn/zonghexinwen/2020/1019/917.html



上一篇:综合治理进行时丨高标准 严要求 “一厂一策”改
下一篇:【原】库布其沙漠的治理与反思

区域治理投稿 | 区域治理编辑部| 区域治理版面费 | 区域治理论文发表 | 区域治理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区域治理》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