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生态治理点“石”成金——中国为喀斯特治理难

来源:区域治理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15 14:4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新华社贵阳7月14日电 标题:生态治理点“石头”成金——中国为岩溶治理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新华社记者江澄,石千贵 喀斯特地貌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5%,影响着18亿人的生产和生活。中

新华社贵阳7月14日电标题:生态治理点“石头”成金——中国为岩溶治理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新华社记者江澄,石千贵

喀斯特地貌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5%,影响着18亿人的生产和生活。中国喀斯特地貌面积344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日前召开的2021贵阳国际生态文明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一方面,喀斯特地貌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喀斯特地区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丰富的资源。矿产资源。由于喀斯特地貌,我国西南地区到处都是奇山、水灵、幽谷、奇石;瀑布、洞穴、山谷、湖泊和温泉比比皆是。

近年来,一些地区巧妙利用喀斯特地貌开发多元化旅游产品,越来越多的喀斯特景区迅速走红。中国通过从生态治理的角度把“石头”变成金子,为岩溶治理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巧用岩溶

每天早上,63岁的贵阳市民何阿姨都会和一群朋友在中国一起练太极拳和太极拳。贵阳喀斯特公园剑。她在贵州长大,喜欢爬山,喜欢花草树木。自2014年贵阳喀斯特公园建成开放以来,她足不出户,足不出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这一切。

这个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的喀斯特公园,颇有特色。园内道路蜿蜒曲折,奇石形态各异。被称为贵阳市政厅和不可多得的“城中盆景”。

“可以在城市中心欣赏喀斯特地貌,这在中国是罕见的。”何阿姨说:“穿过公园内的石林,给人一种幽静曲径、明柳柳暗的感觉。”

贵阳喀斯特公园并不是我国唯一一个巧妙利用的案例喀斯特地貌。在日前举行的2021贵阳国际生态文明论坛上,与会专家列出了广西桂林漓江风景区、云南石林风景区、中国张江风景区等著名喀斯特景区。贵州荔波。

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锐介绍,贵州喀斯特地区面积10.91万平方公里,约占贵州国土面积的62%,排名第一全国第一,是世界上最典型、最复杂、最复杂的岩溶地区。景观类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多年来,贵州充分挖掘多种岩溶旅游资源,开发了梵净山、黄果树瀑布、万峰林等著名岩溶旅游景点。

万峰林风景区位于贵州西南部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是中国最大、最典型的喀斯特峰林,堪称是中国最大的喀斯特喀斯特博物馆。中国。盛夏时节,漫步在万峰林,一座座奇山拔地而起,与青翠的田野、弯曲的河流、古朴的村落交相辉映。

三百多年前,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赞叹:“天下山峰众多,唯此山峰成林。”西南齐胜”。

攻克石漠化

喀斯特是一把“双刃剑”。石漠化是发生在喀斯特地区的一种独特的生态灾害现象被学术界称为“生态毒瘤”。在北盘江花江大峡谷两侧,贵州省关岭县以南、镇丰县以北,近90%的陆地面积为岩溶。牛能进荒地,春耕大坡,秋收几小筐”是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

“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环境,加上人为活动的干扰和破坏,导致石漠化加剧,使人们逐渐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贵州师范大学教授熊康宁说,20 刚来的时候多年前的花江大峡谷,我看到那个农家用途和道路被拆除,只留下白色的花和石头,几乎没有绿色。大多数村民种的玉米只够半年吃,剩下的时间国家需要粮食救济。当时,区内石漠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9.79%,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47.17%。

““九五”以来,我们以华江大峡谷沿线石漠化最严重地区50多平方公里为示范区,克服'生态石漠化的癌症”。熊康宁说,经过20多年的科研和应用示范积累,已经发现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和贵州省情、适合喀斯特环境特征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

当地为防治石漠化,以小流域为单位,实施山、水、林、田、路统筹规划和综合治理。综合石漠化和水土流失变化规律,因地制宜。强化。同时,依托当地气候优势,培育辣椒、火龙果等特色抗旱经济果林产业区。曾经的“生态毒瘤”,如今绿树成荫,石漠化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10%。

考虑喀斯特

在2021年贵阳国际生态文明论坛上,多位专家针对喀斯特治理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从强认为,岩溶系统科学可以从岩溶系统层与区域环境变化的相互作用、岩溶生态系统健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岩溶生态系统与粮食和水安全,开展岩溶系统环境和公众健康的相应研究。

如何提高喀斯特地区的碳汇能力?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在华推荐了两条路径:一是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比如在硅酸盐区的土地上撒碳酸盐粉,可以增强其碳中和潜力;在系统上做文章。喀斯特地貌区的石灰岩溶解很快,遇水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5级碳。流入河流后,会产生大量沉睡的植物,对改善水质有很好的效果。

文章来源:《区域治理》 网址: http://www.qyzlzz.cn/zonghexinwen/2021/0715/2146.html



上一篇:非法渠道购进药品专项执法重拳治理
下一篇:景德镇昌江区:充分发挥“五治”作用 助推市域

区域治理投稿 | 区域治理编辑部| 区域治理版面费 | 区域治理论文发表 | 区域治理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区域治理》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