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兰州新区黄河生态修复和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

来源:区域治理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8-23 11:5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来源:人民网-甘肃频道原稿 人民网兰州8月23日电(高翔)近年来,兰州新区建设生态修复综合示范区。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治理[J].目标是开展生态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现山、

来源:人民网-甘肃频道原稿

人民网兰州8月23日电(高翔)近年来,兰州新区建设生态修复综合示范区。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治理[J].目标是开展生态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现山、河、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管理,源头治理,探索出一条供参考,可复制。

兰州新区已制定出台相关方案。根据当地土壤特点,通过土壤扰动、土壤改良、配套节水灌溉设施等手段,进行大规模生态修复,构建绿色生态屏障。目前已实施生态修复12万亩,植树造林20万亩。石门沟经济林生态恢复示范区、段家川生态恢复示范区、现代农业园区、京中高速绿轴生态恢复示范工程、新区南部等已规划实施。 6.3万亩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等18个项目有效加强了城市绿肺、绿道、绿环、绿轴建设,新区绿化面积大幅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兰州新区以建设“黄河上游生态修复和闲置土地综合开发示范区”为目标,改变了以往单纯挖坑植树低苗的造林模式。成活率,并替换低质量土地的碎片。 ,将水土保持能力差的低效林地转变为连片集中、苗木成活率高、自然保水能力好的高标准农田和生态经济林。按照“上蓄、中滞、下排”的雨洪防治思路,以蓄洪、雨水、中水蓄水为重点,兼顾生态和绿化功能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提高节水能力。完成了西槎生态调蓄工程、内马沙沟中川机场段河道整治工程、水府河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等一批雨、洪、中水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实现资源要素生态修复。合理配置,确保山脊缓坡生态修复区成为新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绿色屏障区和发展保障区。

兰州新区率先在现代农业园区开展生态修复治理试点。结合新区实际,打破景观、林、田、湖、草、沙各路段管理的狭隘观念,创新林草发展模式,采取生态林与经济林相结合的方式。 ,植树造林与园林景观相结合,因地制宜种植适合区域特色的经济林木。生态保护林带种植了山楂、杏、梨、槐、榆、月季等适合新区生长的苗木,以及优质牧草等农作物。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的贫瘠地貌,构建了山、河、林、田、湖、草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工业化体系。

按照“农业生态化、生态园林绿化、园林产业化”的生态发展模式,兰州新区推进林药、林草、林菌、林花、林果、林菜、林森林动物和林蜂结合的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实现了从传统的小面积、轻管理、低效率的单一造林向以现代林业和全球绿化为主的生态林业的转变,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林。互利共赢。将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积极建设生态种养循环园区,全面发展牧草种植、规模养殖、屠宰及深加工、肉制品、冷链物流、有机肥加工。 ,搭建生态产业发展平台。

通过山脊、丘陵、缓坡生态修复等系统治理,兰州新区区域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屏障效应有效发挥。这些探索和实践不仅拓展了新区的发展空间,保护了耕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发展不平衡问题得到解决,兰州新区也呈现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协调推进的新局面。

文章来源:《区域治理》 网址: http://www.qyzlzz.cn/zonghexinwen/2021/0823/2280.html



上一篇:北京城市副中心未来5年完成不少于81条街巷整治
下一篇:万宁交警专项整治酒驾醉驾 为期两个月

区域治理投稿 | 区域治理编辑部| 区域治理版面费 | 区域治理论文发表 | 区域治理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区域治理》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